细品教材
爆米花的美味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大家知道爆米花是如何做成的吗?为什么最后一声“砰”的巨响后可以把玉米爆成爆米花呢?

一、压缩气体:储存在高压容器中的气体
情景再现:用力挤压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我们会感受到体积不断减小时,手上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
1.定义:气体温度或体积改变时,气体的压强会随之发生变化。我们把储存在高压容器中的气体称为压缩气体。
2. 压缩气体的获得
(一)通过减小气体体积从而得到压缩气体
实验1
“扁平塑料瓶实验”——将扁平塑料瓶底部的四面用针对称地刺几个小孔,灌入大半瓶水。
实验步骤
(1)拧紧瓶盖,观察现象;打开瓶盖再观察现象。
(2)从不同方向挤压瓶盖,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现象
(1)盖紧瓶盖,水流出少部分后不会再流出,打开瓶盖,水流出。
(2)从扁平的一侧挤压瓶子,水会流出;从窄的一侧挤压瓶子,水不会流出。
讨论并分析实验中包含的物理原理
(1)盖紧瓶盖,流走部分水,气体体积增加,根据玻意耳定律(pV=nRT),瓶内气体的压强减小,比外界大气压小,故水不会再流出。打开瓶盖,水上方和下方均为与大气相通,压强相等,水由于重力作用而流走。
(2)盖紧瓶盖后,瓶内气体质量一定,从扁平一侧挤压瓶子,气体体积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大于大气压,故水会流出。而从窄的一侧挤压瓶子,将会使气体体积增大,同样根据玻意耳定律,气体压强将减小,所以水不会流出。
结论1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一定时,减小气体体积可增加气体的压强,从而获得压缩气体。
(二)通过升高温度从而获得压缩气体
问题探究
运用我们学过的气体的实验定律思考一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压缩气体?
复习气体实验定律
查理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一定时,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结论2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一定时,升高温度,气体的压强增大,也可获得压缩气体。
知识拓展
根据查理定律,空气受热后,压强增大,打开盖子瞬间,由于内部压强远大于外界大气压,玉米就被炸开成了爆米花。
二、压缩气体的应用
(一)公交车的车门开关

公交车的车门开关就是应用压缩气体来工作的
开门:售票员或司机向右拉动电磁控制阀,压缩气体从总进气管进入气缸的左侧,压缩气体压强较大,向右推动活塞,通过传动机构,门就被打开。
关门:售票员或司机向左拉动电磁控制阀,压缩气体从总进气管进入气缸的右侧,压缩气体压强较大,向左推动活塞,通过传动机构,门就被关闭打开。
(二)宇航服是如何利用压缩气体工作的?

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离开“上升二号”飞船密闭舱,系着安全带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到茫茫太空中行走的梦想。但在返回飞船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因为太空几乎为真空,他的宇航服有些向外膨胀,很难从密封舱的接口处钻回舱内。试估计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每平方米宇航服上所承受的压力。他应用什么方法可以安全地回到密封舱内?
(1)由于宇航服内部的气体必须是大气压,而外界是真空,压强几乎为零。所以每平方米上的气体压强就是大气压强。
解: F=p0S=1.0×105Pa×1m2=1.0×105N
(2)可采取的方法
①根据查理定律,降低宇航服内气体的温度,从而减少内部气体的压强,使宇航员回密闭舱。
②排出一些宇航服内的气体,从而减少内部气体的压强,使宇航员回密闭舱。(但此举很危险)
(三)高压锅

高压锅的结构图

爆炸后的高压锅
高压锅有很好的密封性,基本上不漏气。锅盖中间有一个排气阀如上图所示,上面套有类似砝码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气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能把限压阀顶起来,部分蒸汽即从排气孔排出锅外。
【示例】已知某高压锅的限压阀质量是0.1kg,排气孔直径为0.3cm,则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已知每增加3.5×103Pa,水的沸点相应增加1℃,则这只高压锅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是多少?(g取10m/s2)
分析:什么时候气体把限压阀顶起来?只有当内部气体的压力和外部气体的压力之差刚好等于限压阀的重力时,才把限压阀顶起来。
解答:pS-p0S=mg
p= p0+
=p0+
=(1.013×105+
)Pa
≈2.428×105 Pa
由于水的沸点每升高1℃,气体压强增加3.5×103Pa,,所以高压锅内气体温度最多能达到的值为
t=100℃+
℃
=140℃
爆米花的美味大家都很熟悉,可是大家知道爆米花是如何做成的吗?为什么最后一声“砰”的巨响后可以把玉米爆成爆米花呢?

一、压缩气体:储存在高压容器中的气体
情景再现:用力挤压一个充满空气的气球,我们会感受到体积不断减小时,手上感觉到压力越来越大。
1.定义:气体温度或体积改变时,气体的压强会随之发生变化。我们把储存在高压容器中的气体称为压缩气体。
2. 压缩气体的获得
(一)通过减小气体体积从而得到压缩气体
实验1
“扁平塑料瓶实验”——将扁平塑料瓶底部的四面用针对称地刺几个小孔,灌入大半瓶水。
实验步骤
(1)拧紧瓶盖,观察现象;打开瓶盖再观察现象。
(2)从不同方向挤压瓶盖,观察所发生的现象。
现象
(1)盖紧瓶盖,水流出少部分后不会再流出,打开瓶盖,水流出。
(2)从扁平的一侧挤压瓶子,水会流出;从窄的一侧挤压瓶子,水不会流出。
讨论并分析实验中包含的物理原理
(1)盖紧瓶盖,流走部分水,气体体积增加,根据玻意耳定律(pV=nRT),瓶内气体的压强减小,比外界大气压小,故水不会再流出。打开瓶盖,水上方和下方均为与大气相通,压强相等,水由于重力作用而流走。
(2)盖紧瓶盖后,瓶内气体质量一定,从扁平一侧挤压瓶子,气体体积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瓶内气体的压强增大,大于大气压,故水会流出。而从窄的一侧挤压瓶子,将会使气体体积增大,同样根据玻意耳定律,气体压强将减小,所以水不会流出。
结论1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一定时,减小气体体积可增加气体的压强,从而获得压缩气体。
(二)通过升高温度从而获得压缩气体
问题探究
运用我们学过的气体的实验定律思考一下,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得到压缩气体?
复习气体实验定律
查理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一定时,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结论2
一定质量的气体,在体积一定时,升高温度,气体的压强增大,也可获得压缩气体。
知识拓展
根据查理定律,空气受热后,压强增大,打开盖子瞬间,由于内部压强远大于外界大气压,玉米就被炸开成了爆米花。
二、压缩气体的应用
(一)公交车的车门开关

公交车的车门开关就是应用压缩气体来工作的
开门:售票员或司机向右拉动电磁控制阀,压缩气体从总进气管进入气缸的左侧,压缩气体压强较大,向右推动活塞,通过传动机构,门就被打开。
关门:售票员或司机向左拉动电磁控制阀,压缩气体从总进气管进入气缸的右侧,压缩气体压强较大,向左推动活塞,通过传动机构,门就被关闭打开。
(二)宇航服是如何利用压缩气体工作的?

1965年3月18日,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离开“上升二号”飞船密闭舱,系着安全带第一次实现了人类到茫茫太空中行走的梦想。但在返回飞船时却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因为太空几乎为真空,他的宇航服有些向外膨胀,很难从密封舱的接口处钻回舱内。试估计宇航员在太空行走时每平方米宇航服上所承受的压力。他应用什么方法可以安全地回到密封舱内?
(1)由于宇航服内部的气体必须是大气压,而外界是真空,压强几乎为零。所以每平方米上的气体压强就是大气压强。
解: F=p0S=1.0×105Pa×1m2=1.0×105N
(2)可采取的方法
①根据查理定律,降低宇航服内气体的温度,从而减少内部气体的压强,使宇航员回密闭舱。
②排出一些宇航服内的气体,从而减少内部气体的压强,使宇航员回密闭舱。(但此举很危险)
(三)高压锅

高压锅的结构图

爆炸后的高压锅
高压锅有很好的密封性,基本上不漏气。锅盖中间有一个排气阀如上图所示,上面套有类似砝码的限压阀,将排气孔堵住。当加热高压锅,锅内气体压强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气体就能把限压阀顶起来,部分蒸汽即从排气孔排出锅外。
【示例】已知某高压锅的限压阀质量是0.1kg,排气孔直径为0.3cm,则锅内气体的压强最大可达多少?已知每增加3.5×103Pa,水的沸点相应增加1℃,则这只高压锅内能达到的最高温度是多少?(g取10m/s2)
分析:什么时候气体把限压阀顶起来?只有当内部气体的压力和外部气体的压力之差刚好等于限压阀的重力时,才把限压阀顶起来。
解答:pS-p0S=mg
p= p0+


=(1.013×105+

≈2.428×105 Pa
由于水的沸点每升高1℃,气体压强增加3.5×103Pa,,所以高压锅内气体温度最多能达到的值为
t=100℃+

=140℃